最新文章

从单集群到多集群:Kubernetes在多云混合云环境的演进

从单集群到多集群:Kubernetes在多云混合云环境的演进

Kubernetes 作为一项核心技术已成为现代应用程序架构的基础,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 Kubernetes 作为容器编排系统。 下面的数据来自 2020 CNCF Survey 的原始数据,可以看到使用 Kubernete 的企业占比达到了 80%。 Kubernetes 的流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 自动化:Kubernetes 实现了容器的部署、扩展、负载均衡、故障恢复、滚动更新等操作的自动化,极大地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管理和维护工作。这种自动化也提升了应用程序的弹性和可用性。 可移植性:Kubernetes 基于容器的架构模型,使得应用无需重新编码或更新配置就可以在任何云平台、物理机或者虚拟机中运行。 生态系统:Kubernetes 作为一个成功地开源项目,拥有强大的社区支持和生态系统,使其可以获得更好的创新、优化和安全性保障。从社区中,我们可以找到各种插件和工具,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扩展性。 从单 Kubernetes 集群到多 Kubernetes 集群 初露端倪 企业中的应用程序通常比较复杂,需要不同的环境来进行开发、测试和生产部署。为了避免应用程序之间的干扰和交叉,通常需要在不同的 Kubernetes 集群中分别部署和管理应用程序。 在同一个数据中心不同的环境部署独立的 Kubernetes 集群之后不同环境下的集群规模、管理方式、可靠性和安全性各有不同,从开发、测试到生产,成本的投入也逐步地提升,来保证更好的性能、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。 这也是多 Kubernetes 集群的一种形式(注意这里说的是 多 Kubernetes 集群)。 迅猛发展 随着对云计算接受程度不断提高、企业规模的持续增长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采用或者已经采用多云和混合云的架构。多云和混合云的驱动因素很多,总结之后分成了两类:主动因素和被动因素。

Karmada:混合多云下的应用管理

Karmada:混合多云下的应用管理

背景 过去几年,公有云凭借着更高扩展性、灵活性、可靠性和安全性,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将应用程序部署到公有云上。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,企业出于某些原因,如避免厂商锁定、追求更低的延迟、更高的可靠性等,选择将应用部署在更多的公有云上;也有些企业出 …